学生园地

在平衡与担当中书写青春答卷 ——专访校团委第二课堂掌门人

发布者:刘桢发布时间:2025-04-25作者:刘桢浏览次数:10

大学生活是自己选择的,可以是自由自在的,也可以是充实繁忙的;可以是单调乏味的,也可以是缤纷多彩的。近日,我们采访了校团委第二课堂负责人,这位被老师们亲切称为口袋校园掌门人的学生干部,分享了他平衡学业与工作的独特心得,以及两年来的成长故事。

第一章:时间管理的智慧

面对专业学习与部门工作的双重压力,这位掌门人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权衡轻重缓急,要善于利用备忘录和时间规划表,清晰每段时间要做的事情。

他特别强调选择的艺术:明确哪些事情是自己需要的和对自己帮助最大的就优先完成,哪些事情没那么紧急或没那么重要的就放一放甚至放弃!在他看来,这种清晰的规划意识让大学生活变得游刃有余,学会了方法,清晰了头脑,才能够游刃于凡尘之间,乘风于江河之上!

郑灿在学习第二课堂学分发放制度

第二章:掌门人的称号与担当

关于口袋校园掌门人这个有趣称号的由来,他解释道:是在第二课堂工作了两年,老师们的趣称。但这个轻松的名称背后,承载的是沉甸甸的责任。

所谓掌门人,更多的是寄托着责任和担当,他认真地说,一方面要要求自己对外的相关工作要做到面面俱到、手到擒来,另一方面对内的自我约束要做到严谨细致、勤勉尽责。

回顾两年的工作,他坦言:有幸两年来的相关工作,不说做到尽善尽美,至少做到了不辱使命。虽然相关工作的压力也不小,也曾熬过数个夜晚,但留下的是充实的经历和满腹的收获

最令人动容的是他的总结:也曾抱怨,却未曾后悔!不说乐在其中,至少我来过,也留下了痕迹,足矣!

郑灿在香港大学夏令营课堂上回答问题

第三章:超越想象的成长之旅

谈及工作与想象的差异,他直言不讳:确实和我最开始想象中还有很大的差异,我最初以为只是审核一下相关学生活动,发放学分即可,着实肤浅了。

随着深入了解,他发现第二课堂的工作内容相当精彩,涉及面比较广,包括: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体艺术、创新创业、党团学习、技能证书等等,还有第二课堂成绩单打印机的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

在这样的历练中,他收获了显著的成长:应变能力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思考问题不在局限,思维宽度得到拓展。无论是人际交流沟通还是实践操作的相关能力,都在日常的相关工作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后他用一句朴实的话语总结:总之就是成熟了,有个样儿了!


 第四章: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意义

作为负责人,他对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有着深刻的理解: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具体分析道:它们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更难得的是,他分享了亲身感受:在真正参与到相关活动中,那种发自内心的感触和感受真正地让我们能体会到''和社会的关系!

因此,他特别强调:'暑期社会实践'才作为第二课堂四个必修学分之一,可见其重要性。并热情鼓励同学们:非常鼓励大家业余时间和寒暑假时间能够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亲身去体会感触这宏大的多彩的世界!

郑灿在接受采访

从精心规划的时间管理者,到肩负重任的掌门人,这位学生干部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学不仅是求知的殿堂,更是成长的舞台。在这里,每一次选择、每一份担当,都在为未来的人生积蓄力量。正如他所说:我来过,也留下了痕迹。这痕迹,正是青春最美的印记。


通讯 戴圣恒 宋泽安

照片来源 郑灿